【講座主題】北京譜儀上的量子糾纏實驗
【講座時間】2024年12月25號下午14:00
【講座地點】主樓G209,,騰訊會議號:224-110-857
【主講人】平榮剛
【主講人簡介】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1999-2002年,,就讀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專業(yè),,獲理學博士學位。2002-2004年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(shù)中心博士后流動站工作,,從事粲夸克偶素衰變的研究,。2004至今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,從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物理分析,,任副研究員,,研究員。代表性的研究工作有:Zc(3900)自旋宇稱的測量[BESIII合作組,,Physical Review Letters, 119, 072001 (2017)], 以及Λ/反Λ超子極化參數(shù)的精確測量[BESIII合作組, Nature Physics, 15, 631 (2019) ].“四夸克物質(zhì)‘Zc(3900)’的發(fā)現(xiàn)”成果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,。
【講座內(nèi)容】量子關(guān)聯(lián)的非局域性是量子理論的一個基本特征。區(qū)分量子理論和局部隱變量理論(LHVT)的基準是檢驗貝爾不等式,。最近光子糾纏實驗取得了長足的進展,,解決了潛在的漏洞,并觀察到了貝爾不等式的顯著違反,。然而,,這些違反并不能完全否定LHVT。為了進一步排除LHVT,,除無質(zhì)量光子糾纏實驗外,,還需要進行在強、弱相互作用下的粒子糾纏實驗,。在報告中,,展示了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糾纏的超子事例對量子非局域關(guān)聯(lián)性的檢驗。通過對三個貝爾不等式的測試,,實驗結(jié)果在統(tǒng)計顯著性超過5.2個標準偏差水平上排除LHVT,,這表明量子非局域關(guān)聯(lián)是微觀世界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特性。